中税是什么
时间:
“中税”一词存在不同的解释,具体如下:
税中税
税中税是指企业在过去缴纳的税款的基础上,对部分税款进行征税和再征税,例如城建税、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计税依据为企业已经缴纳的税,也可以理解为附加税,是以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三大税的价额为税基在课税的一些税种。
中性效应与中税
中性效应是指政府课税不打乱市场经济运行,即不改变人们对商品的选择、不改变人们在支出与储蓄之间的抉择、不改变人们在努力工作还是休闲自在之间的抉择。能起中性效应的税被称为中税。中税只能是对每个人一次征收的总额税——人头税,因为人头税不随经济活动的形式变化而变化,所以它对经济活动不会发生什么影响。但人头税由于课及所有的人,可能会影响到纳税人家庭对人口多少的规划。因此,在现代社会,完全意义上的中税是根本不存在的。
中央税与地方税
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或由地方政府征收后全部划解中央政府所有并支配使用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关税和消费税等。这类税一般收入较大,征收范围广泛。
地方税是指由地方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屠宰税和筵席税等。这类税一般收入稳定,并与地方经济利益关系密切。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是指税收的管理权和使用权属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拥有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和资源税等。这类税直接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共同利益。
综上所述,“中税”一词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用法,指代不同的税种或税收体系。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