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性恋什么时候
时间:
中国同性恋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具体的时间点难以确定。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历史节点:
古代
黄帝:据清代文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记载,同性恋最早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
商朝:《商书·伊训》中提到“三风十衍”中的“乱风”,揭示了同性恋行为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在中国出现。
春秋战国时代:同性之间的交往变得十分活跃,出现了“分桃”和“龙阳”等典故。
近现代
20世纪90年代:同性恋者开始用“同志”互相称呼,这一称呼逐渐普及。
2001年: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分类中去除。
2004年12月1日:中国卫生部发表“中国同性恋白皮书”,公布中国处于性活跃期的男同性恋者约占性活跃期男性大众人群的2%至4%。
当代
2019年:中国台湾通过同性恋婚姻法。
尽管中国同性恋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但直到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社会对同性恋的接受度才逐渐提高。目前,中国尚未在法律上承认同性恋婚姻,但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关注和保护同性恋者的权益。
建议:尽管中国同性恋的发展历程较长,但社会对同性恋的接受度和法律保护仍有待提高。推动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和更多权益保护,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