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米饭好处有哪些(大米和1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隔夜饭对血糖控制有着良好的帮助)
研究表明大米提供了世界卡路里摄入量的约 20%。
但是,大米对糖尿病患者提出了一个关键挑战:它是一种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导致葡萄糖迅速增加的食物,它们会导致葡萄糖水平出现不可预测的波动。
大米通常是我们的主食,但这会让我们的血糖升高,如何选择大米,以及食用量的多少,这可能是常常困扰糖尿病人的问题。

每天该摄入多少的碳水化合物?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尝试摄入 100-150 克碳水化合物,这意味着一个人每日卡路里的 25-30% 应该来自碳水化合物。
当每餐或零食的碳水化合物限制在不超过 30 克时,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将血糖水平保持在范围内。而且,与纤维一起吃碳水化合物特别有帮助。
纤维来自蔬菜和水果、坚果和种子、豆类(如豆类和小扁豆)以及全谷物。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糖尿病患者每 1,000 卡路里摄入至少 14 克纤维——女性每天约 28 克纤维,男性每天约 34 克纤维。

(菰米)
糖尿病患者的最佳大米:野米与糙米
糙米和野米(菰米)是全谷物食品。全谷物是一种健康的食物选择,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和复合碳水化合物。此外,它们含有更多的纤维,这有利于减缓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而白米是一种精制谷物。精制谷物的纤维含量要少得多,食用时会导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人希望以更少的碳水化合物和更多的纤维为目标。野生稻含有大量的纤维和较少的碳水化合物,而糙米虽然碳水化合物含量仍然有点高,但比白米含有更多的纤维。
大米种类 | 数量 | 碳水化合物 | 纤维 |
野米 | 100g | 17.5 克 | 1.5克 |
糙米,中粒 | 100g | 23 克 | 1.8克 |
糙米,长粒 | 100g | 26 克 | 1.6克 |
白米,长粒 | 100g | 22克 | 0.3克 |
白米饭,中粒 | 100g | 27 克 | 0.3克 |
白米,短粒 | 100g | 27 克 | 不适用 |
糖尿病患者的大米替代品
也可以尝试其他代替米饭的配菜。藜麦、大麦或荞麦等全谷物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纤维含量较高的良好替代品。
虽然半杯米饭含有约 25 克碳水化合物(取决于谷物),但以下是一些替代品的比较:
大米替代品 | 数量 | 碳水化合物 | 纤维 |
藜麦 | 100g | 20克 | 2.6克 |
荞麦 | 100g | 17克 | 2.3克 |
大麦 | 100g | 22克 | 3克 |
小米 | 100g | 21 克 | 1.1克 |
菜花炒饭 | 100g | 2克 | 1.2克 |
一项针对近 200,000 人的大规模研究估计,用等量的糙米或其他全谷物代替少量白米(每天 50 克)可以将一个人患 2 型糖尿病的几率降低 16% 或 36 % 分别。
在对 21 个国家的 130,000 多人进行的另一项研究中,人们吃的白米越多,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就越大(风险高出约 20%)——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项研究中,不同地区的风险确实不同。世界。例如,在南亚,白米摄入量高比低的人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要高 65%。
在选择米饭的时候,不能只看碳水化合物含量,也需要注意纤维含量。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可以延缓升糖的速度。
如果你只想食用白米饭,那么接下来的一段内容,将非常有用。
冷却的米饭比熟米饭更好
发表在Nutrition & Diabetes 的文章中提到,冷冻的米饭会大幅度降低血糖上升速度。

该研究包括 32 名 1 型糖尿病患者。每个参与者都食用了两顿由长粒白米组成的标准化测试餐。其中一份测试餐在准备后立即供应,另一份在准备后在 4°C 下冷却 24 小时,然后在食用前重新加热。使用 FreeStyle Libre 快速血糖监测系统为每位患者测量餐后血糖 3 小时。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试冷却后米饭对血糖的影响。
这些参与者都食用了米饭,分别是刚煮好的与煮好后放进冰箱冷却(24小时),再拿出来加热的。
实验结果相当明显,食用冷却后的米饭,参与者的最大血糖显著降低,且使用等量胰岛素会造成低血糖风险。
这项研究的最初发现是首次证明使用热处理的特定改进——预煮淀粉产品的冷却——对 1 型糖尿病受试者的餐后葡萄糖浓度的有益影响。这与淀粉制品在冷却过程中形成抗性淀粉的现象有关。

个体患者的值(灰线),新鲜/冷米饭的平均值(黑线)。
这是因为在熟淀粉产品冷却过程中形成 3 型抗性淀粉会降低膳食中可用和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简单来说就是大米煮熟后冷却,导致淀粉回生,成为人体消化道不可吸收的产物。

如果我们想要食用米饭,却又不想升糖的话,不妨将米饭冷却后再加热食用。
1,糙米和菰米比精致大米适合糖尿病患者。
2,除了碳水化合物外,纤维含量也是影响血糖的重要因素。
3,对大米进行冷却过程可降低 1 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升高。
4,大米冷却不会影响 1 型糖尿病患者的饥饿感、饱腹感和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