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庆大渡口八桥镇:探索市场化全流程服务 打通垃圾分类全链条

时间:

近年来,重庆市大渡口区八桥镇积极探索市场化全流程服务模式,全力打通生活垃圾分类链条,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3月,“重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名单出炉,大渡口区八桥镇双城社区雅居乐御宾府小区榜上有名。那么,八桥镇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八桥镇运用市场化思维,引进三方机构——三峰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峰城服公司”),破除专业受限问题,逐步形成政府、社区、物业、三方机构和居民“五位一体”的垃圾分类联动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把垃圾分类及相关业务承包给三方机构,摆脱了垃圾分类工作只能依靠政府“输血兜底”和“大包大揽”的困境,实现“居民受益、企业获利、政府纾压”的三方共赢局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三峰城服公司作为第三方机构,为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提供全过程全链条“市场化、标准化”服务。该公司在辖区内优化了45个垃圾分类投放点,设置了4个24小时自助垃圾集中投放厢房和3组可回收物细分投放分类机(智能机),还增设了遮雨、照明、洗手、排水等便民设施,并提供可回收物、大宗物件预约上门回收服务。同时,实行桶边指导,提升分类成效,目前垃圾清运覆盖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有效避免了“源头分类、中端混运、后端混合”现象。

为了进一步激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八桥镇推行“准确投放、赚取积分、抵扣现金”的激励模式,将垃圾分类融入居民积分制管理体系。社区为每户家庭制定了专属“身份证”二维码卡片,老人小孩可将其贴在垃圾袋上,年轻人也可下载开发的“绿色生活APP”(该APP集垃圾分类知识宣教、积分商品兑换、志愿服务、呼叫上门回收等服务于一体)。居民通过定时定点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可换取可用于抵扣指定超市购物现金的积分。如今,居民们从“随手扔”转变为“随手分”,从“懒得分”转变为“自觉分”,志愿者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截至目前,试点小区办理积分账户的户数达82%,累积积分兑换达234万分。

在宣传推广方面,八桥镇招聘垃圾分类指导员,实行桶边指导。同时密集开展宣传活动,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化身垃圾分类指导员和宣传员。他们将“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知识八进”“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垃圾分类小卫士评选”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融入社区和物业的各项活动中,广泛宣传垃圾种类、分类原则和分类意义,营造了“愿分类”“会分类”“易分类”的良好宣传氛围。

在执法监管上,八桥镇依据《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坚持“宣传普法齐步走、执法检查并线行”,对小区、门市、写字楼、学校等责任主体持续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其落实责任,由点到面、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此外,八桥镇还积极推动产业链条延伸,助力企业建立反哺机制,推动企业实现资源整合、价值循环,形成产业“良性生态圈”。该镇着力推动垃圾分类从行业管理向数字化大城管的社会治理转变,树立“全域”思维,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可再生资源回收两套系统“两网融合”,以点带面进行资源整合,减少人员、设施、管理等同质性业务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和投入。

八桥镇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成功探索出了市场化全流程服务模式,打通了垃圾分类全链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和改善,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认可度不断提高,“爱护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已成为小区居民的日常行为,居民居住幸福感不断提升。

八桥镇镇长龙春表示,义渡烟火处,咫尺见民生,垃圾分类是一种“新时尚”,更是一场“持久战”。接下来,八桥镇会以区域性的环境卫生一体化服务盘活辖区整条产业链,持续巩固垃圾分类全域覆盖成果。让大家行动起来,齐出一份力、共担一份责,争做垃圾分类的引领者、传播者、践行者、监督者,让家园变得更加干净整洁,让城市更加美好和谐。

通讯员 赵兹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