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晋江紫帽:用文化传承启动乡村教育引擎

时间:

“阮紫帽山上的‘心’字石刻,藏着古人的智慧哦!”在紫帽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室里,家长志愿者正用闽南语绘声绘色地向孩子们讲述着百心石刻的传说。作为每月一期的家长学堂特色课程,这场融合“百心文化+闽南语”的沉浸式课堂,既让孩子们在乡音乡韵里触摸到传统文化的温度,也让教育教学扎下了传承的“根”。园长陈姗姗欣慰地说:“当乡土文化浸润童心,我们的教育也有了灵魂。”

紫帽镇中心幼儿园家长学堂特色课程

紫帽山蜿蜒的古道旁,传说镌刻着100个形态各异的“心”字石刻,这个传承千年的文化密码,如今正在紫帽校园焕发新生。走进紫帽中心小学,一面“寻心墙”格外引人注目:88个“心”字形态各异,有的三点成线寓意“齐心”,有的朱砂点染传递“爱心”。紫帽镇教育中心教研员吴资福老师如数家珍:“在养心园还散落着11颗拓印自紫帽山间的‘心’字,最后一颗则是孩子们和我们的‘本心’,这样总共有‘百心’。”

依托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吴资福创新构建“九心九礼”校本课程体系。从“爱心、诚心、孝心”等九心筑基,到“家礼、学礼、社礼”等九仪立身,传统文化如春雨般浸润童心。更巧妙的是,这套体系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进阶衔接——幼儿园通过闽南语童谣、民俗游戏、生态拼图为切入点,设计“百心文化”游戏化课程,传承文化基因;小学则开发《紫帽山生态研学》《厝边乡情故事汇》等校本课程,系列生动的课程让静态石刻转化为动态育人载体。

养心园讲解

不久前,紫帽镇教育中心联合紫帽镇“党建+”邻里中心开展了一场环境整治活动,辖区内的同学们通过趣味问答、清洁家园等形式,在实践中领悟“仁心”真谛,将“仁心”转化为社会责任。紫星小学校长李莉丽欣喜地发现:“通过‘课程+活动+社区’三位一体的文化育人模式和‘百心文化+’教育实践,学生将‘九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文化传承就完成了最生动的闭环。”数据显示,目前紫帽镇教育中心辖区内93%的学生已掌握“九心九礼”核心规范,文明礼仪达标率提升至97%。

“‘百心文化’不仅是历史的馈赠,更是教育的源泉。”紫帽镇教育中心主任蔡英烈表示,未来紫帽镇将继续依托“百心文化”,深化“文化+教育”创新,进一步打造“百心印记”文创品牌,进一步优化VR数字展厅“养心园”,与高校合作优化课程设计等措施,推动“百心文化”从区域标杆走向更广阔舞台,培养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学子。

来源:海峡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