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莒县智能农机上阵,春耕尽显“科技范”

时间:

农机装上“智慧大脑”,驱动农业数智转型,莒县——

智能农机上阵 春耕尽显“科技范”

春风轻拂,莒县广袤的田野间,处处弥漫着泥土的芬芳,春耕的热潮如期而至。莒县凭借科技的力量,为传统农业披上“智慧”的新衣,一场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变革,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加速推进。

在日照市明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一幅令人耳目一新的春耕场景映入眼帘。一台台无人驾驶拖拉机,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沿着预设路线,有条不紊地进行自主作业。该合作社理事长邵明众指着操作设备介绍道:“这就是咱无人驾驶的操作界面,操作十分简便,只需将车开到地头,设置好A、B点,就能直接开始作业。”借助高精度导航技术,原本依赖人工经验的扶沟、覆膜等关键环节,如今实现了“厘米级”的精准操作,极大地提高了作业质量。

“在以往,农机手只能凭借肉眼来扶花生沟,每扶一块花生沟,偏差都能达到五六公分,这就导致在覆膜时,容易出现漏种的情况。”邵明众感慨地说,“而现在使用无人驾驶技术后,每行驶一公里,偏差仅两公分,基本上杜绝了覆膜时的漏种现象,出苗率得到了大幅提升。过去,没有十年八年经验的农机手,根本无法胜任扶花生沟这项工作。”

科技不仅提升了作业质量,还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明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已配备11台无人机、4台无人驾驶拖拉机,通过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每年每亩地能节约人工成本约100元。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成本节约的优势将愈发明显。

在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积极应用智能农机的同时,农业机械制造企业也紧跟时代步伐,为农业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日照立盈机械有限公司推出的履带式遥控农机,凭借其灵活、安全的特性,成功破解了丘陵山地机械化作业的难题。

“这台机器采用了履带式行走设计,整机高度较低,在坡度较大的地块作业时,不仅不容易侧翻,通过性也十分出色。此外,该机器的遥控器单手即可操作,最远控制距离可达300米,操作灵活便捷。”日照立盈机械有限公司研发员王龙刚详细介绍道。目前,该系列首款产品已通过严格测试,并正式量产上市。相较于传统轮式机械,其在复杂地块的作业优势明显,能够高效完成耕地等多项任务。

据日照立盈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作钦透露:“为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我们计划推出更先进、更智能,具备自主驾驶能力和自动工作功能的新产品,持续推动农业机械的创新发展,进一步解放农业生产力。未来,我们将深度融合智能化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农机的完全自主驾驶,让农机能够根据指令,自动完成一系列农业生产操作,最大程度地解放劳动力。”

莒县的智能农机应用,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农业合作社开始学习和借鉴莒县的经验,引入智能农机设备,推动当地农业的转型升级。此外,莒县还通过举办农机技术培训班、现场演示会等活动,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智能农机的操作方法,为智能农机的广泛应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在科技力量的有力推动下,莒县正逐步构建更加高效、智能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也为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日照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霞 通讯员 于立鹏 岳兴彬



来源:莒县融媒、日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