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省健康科普专栏|防患于未然,如何识别低血糖的“预警信号”

时间:

近日,抖音网红杨奇娜因突发低血糖去世的消息传来,让人感叹生命的脆弱的同时,也将视线聚焦在此事件的“始作俑者”——低血糖。

葡萄糖是身体细胞能量的来源,当血浆葡萄糖水平降低时可能会引起机体不适,一般引起低血糖症状的血浆葡萄糖阈值为2.8~3.9mmol/L,当血糖浓度更低时可能出现癫痫、昏迷和死亡。

糖尿病患者是低血糖的主要群体之一,胰岛素或降糖药过量时极易出现低血糖,在控糖过程中尤要警惕。只有糖尿病患者才会出现低血糖?其实不然,低血糖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酒精会抑制肝糖原分解,因此大量饮酒后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当剧烈运动却没有及时进食的时候,由于能量消耗过度未及时补充,也有可能会低血糖;此外,越来越多人注重身材管理,有些人通过节食减肥或者生酮饮食的方式,由于长期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也极易出现低血糖。而除外上述情况,胃切除术后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肾上腺功能不全、胰岛素瘤、重度感染或营养不良等患者也需要高度警惕低血糖出现。

低血糖如何发出“预警信号”?低血糖症状因人而异,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伴随心慌、手抖、焦虑、极度饥饿感,进一步出现头晕、头痛、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认知行为异常等。血糖浓度更低时出现中枢性失明、癫痫抽搐、意识模糊和昏迷。老年患者或长期糖尿病患者可能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乏力、嗜睡,需警惕夜间低血糖。长期、反复严重低血糖患者和一次严重低血糖未能及时纠正的患者,会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甚至死亡。因此低血糖急救刻不容缓。

突发低血糖时,如果为药物相关性低血糖,应及时停用相关药物。轻度到中度的低血糖,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进食糖果、饼干、面包、馒头等即可缓解。应记住“2个15”口诀,即口服15g升糖食物、15分钟复测血糖。15g含糖食物可选择2-5片葡萄糖片、10块水果糖、2大块方糖、150-200ml 果汁、一大杯脱脂牛奶或者一大勺蜂蜜。注意需避开吃巧克力急救的误区,脂肪可能延缓糖分吸收延误抢救。15分钟复测血糖,如血糖仍然≤ 3.9 mmol/L,重复补充;血糖3.9 mmol/L以上但距离下一次进餐时间大于1小时,可给予含有淀粉或蛋白质的食物。重度低血糖和疑似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应立即急救送医,及时静脉补充葡萄糖溶液。神志不清者,切忌喂食,以免发生呼吸道窒息。

每一次低血糖都是对机体的一次“沉重打击”,除了学会辨别低血糖外,我们更要防患于未然,预防低血糖的发生。饮酒者应避免酗酒,饮酒时搭配主食,避免空腹或睡前饮酒;运动前自测血糖,避免空腹运动,运动后及时进水进餐;减肥者需合理定制减重计划,注意能量摄入;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自我管理,定时定量进餐,规律血糖监测,不可随意调整药物剂量及种类,外出随身携带糖果或饼干。患有其他疾病者应尽早就医治疗原发病,避免低血糖出现。

低血糖病因多样,只有从源头出发,预防低血糖出现,早期识别,掌握低血糖自救技能,才能更好地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作者: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