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教研盛会!全国1700名小学数学老师在建阳当学生
“谁想成为‘发现大王’?”
“谁发现了百数表的秘密?”
“你能用2个圆片摆出几个不同的数?”


生动有趣的观摩课上,主席台上数十名孩子们在专注听讲、积极作答,台下1700多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认真观摩、仔细记录。
这一幕发生在南平市建阳区实验小学景贤校区。4月8-9日,福建省第七届“明师之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该校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700多名小学数学老师齐聚于此,共同开启这场主题为“聚焦常态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教研盛会。


一票难求800张票2分钟一抢而空
“明师之道”是福建教育学会小学数学委员会精心打造的教育品牌,旨在服务一线教学,重点研讨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家常课,邀请教材专家与一线教师开展实时对话,多年来深受广大教师喜爱。
此次活动除全省各地市教研员、一线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外,还有800个参会名额向省内外教师开放,800张票在2分钟内一抢而空。
“上次参加后感觉受益匪浅,比如在观摩课上,老师和学生的沟通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宁德屏南县实验小学教师张天宇一名2022年入职的新手教师,第二次来参加“明师之道”活动,上次参加后,他将所学的新理念运用到课堂当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多发言、多讨论,一起帮助学生解决发现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到现场和上千名教师一起安安静静地上观摩课,非常震撼。”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龙岩连城县实验小学教师吴丽云是一名教龄38年的老教师,她高兴地告诉记者,终于在距离退休4个月前抢到票了。“我非常热爱数学,这一辈子也都在学习如何教好数学。作为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发自肺腑地希望自己能够在这里学习到最前沿的理念、最新的常态课形态,吸收更多的教学知识的源头活水,回去教给年轻的老师们。”

“家门口”办会
全市600多名教师积极参与
此次活动不仅吸引了来自西安、济南、苏州、漳州、龙岩等省内外小学数学教师前来参加,南平的教师们也非常珍惜此次活动在“家门口”举办的机会,全市600多名小学数学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提升。
常态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核心素养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节常态课中,不仅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一次深度探索,更是对新时代教育使命的积极践行。”活动承办方之一南平市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杨邦清告诉记者,“我们的教师要通过这次活动,深入挖掘常态课的教学价值,探索常态课的教学规律,提升常态课的教学质量,让每一节常态课都成为落实核心素养的精彩课堂。”

为期两天的活动日程十分紧凑,除了福建各市选送的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十节研讨课外,还邀请到浙江省新思维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姜荣富等专家与一线教师开展深度对话,从基础性的“读懂”到关联性的“读通”,最终实现思想性的“读透”,共探“如何读懂教材上好常态课”。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刘坚、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黎加厚、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巩子坤等国内知名专家还围绕“聚焦常态课堂、落实核心素养”“DeepSeek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变革”“度量与几何的一致性”等主题开展教育讲座,为教师们带来前沿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策略。

针对性筹备
确保老师们有所得、有所获
活动中,来自全省各地的11位小学数学教师,展示了11节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数学常态课堂。


南平市建阳区实验小学教师吴志玮执教《加减法运算与联系》一课,课堂从“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这一核心概念出发,将整数、小数和分数运算有机串联,引导学生从数位对齐的表象深入到计数单位的本质,深化了对“通分”意义的理解,更是通过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促进思维提升。
“为了这次活动,我们提前一个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筹备工作,确保活动能够体现对新教材的理解,体现教学常态课堂,能让老师们有所得、有所获。”此次活动的承办方之一建阳区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李玮介绍道,此次参加活动的老师普遍反映活动很接地气,贴近当前的教学要求,从与专家深度对话中,更能了解到新教材的设计意图,理解新教材的目标和任务,相信这次活动对老师们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希望这次活动能推动我们建阳区实验小学向更深的教学研讨方面发展。

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委员会理事长罗鸣亮代表“明师之道”对承办单位表示诚挚的感谢。据悉,此次活动是南平“迎宾客引人流 促消费促发展”工作开展以来,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教育学习培训活动,实现了“迎宾客”和“名师来”的“双赢”局面。南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继续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对接优质资源,充分利用南平自然、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具有南平特色的研学团建和学习培训,让更多的人在南平收获知识、收获快乐。
来源:闽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