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回购潮再起 ,多家公司斥资逾10亿元维稳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在经历了周一的大跌后,最近两日上市公司纷纷宣布增持或回购。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日发稿时,已有超过70家公司宣布增持或回购。其中,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宁德时代等增持回购上限超过10亿元。
中国石油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石油集团计划12个月内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累计增持金额28亿元至56亿元。本次增持计划资金将来自中国石油集团及其全资附属公司自有资金。
中国石化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石化集团计划12个月内通过自身及其全资附属公司分别增持A股和H股股份,拟增持金额20亿元至30亿元。
中国海油称,大股东中国海油集团拟20亿元-40亿元增持公司股份,增持资金为自有资金。
在近两日已公布回购的公司中,宁德时代的回购金额最高。宁德时代表示,拟使用 40-80亿元自有或自筹资金回购部分股份,适宜时机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此次回购价上限为392.32元/股,而公司目前股价仅219.05元,远高于二级市场价。
徐工机械公告称,拟回购18亿元-36亿元股份,回购股份将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13元/股。
“股王”贵州茅台则公告,截至4月7日已累计回购131.59万股,累计支付金额为19.48亿元。此前公司预计回购金额为30亿元至60亿元,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公司将尽快完成剩余约40.5亿元的回购及股份注销程序。同时,公司控股股东已着手起草增持方案。
还有部分公司高管斥资增持。如隆基绿能称,公司董事长钟宝申8日增持105万股,增持金额1500.93万元。本次增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钟宝申后续将继续增持。赛力斯称,公司高管及骨干团队计划自公告披露日起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等方式增持1500万元至3000万元。
从回购增持的目的来看,大多公司均表示基于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和为了增强投资者信心。如宁德时代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而回购。
对此,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记者表示,上市公司用增持、回购向市场展示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更彰显了公司积极回报股东的态度。如果回购增持金额足够大,对相关公司的股价具备提振作用。
长城基金认为,A股公司密集披露增持回购计划,体现出一致的坚定信心,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虽然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仍存,但在各种利好带动下,由资金面驱动的大盘价值或相对稳健,高质量+高盈利分红资产或占优。短期看,关税风险下的大跌或提供低位布局时机,但需注意,节奏比方向重要,方向比基本面重要。市场调整后,在政策刺激下,国内市场中长期向上有弹性;若关税政策掣肘出现,市场可能进入边际改善多于边际恶化的时间窗口,改善来源包括可能的关税调整缓和、国内消费刺激加码、中国经济外循环突破等,现阶段虽“惊涛骇浪”,但中国战略机遇期可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