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银行说反诈|“甜蜜女友”背后的骗局

时间:

“亲爱的,我生病住院了,急需要手术费……”近日,临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人员凭借敏锐警觉和细致沟通,识破这场虚拟“深情”骗局,在即将转账前成功按下“暂停键”,保住了李先生的10500元血汗钱,揭开 “甜蜜女友”的虚假面纱。

事发当日上午,40多岁的李先生快步冲进临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一网点大厅。他是位聋哑人,进门就急切比划着,手里攥着写有账号的纸条,示意要给“女朋友”转账10500元。柜员张康见他额头冒汗、一脸焦急,赶紧递过纸笔:“大哥,您别急,慢慢说,这钱是转给谁的?”李先生在纸上快速写下:“是我女朋友,她突然住院要手术,等着这笔钱救命呢!”

“女朋友生病要手术,不用去照顾,只需要转账?”张康心里起了疑,接着在纸上追问:“大哥,您见过这位女朋友吗?视频聊过吗?确认过她的身份吗?”

随着纸笔交流深入,疑点越来越多:李先生口中的“女友”只存在于社交软件聊天记录里。对方虽发过几张照片,但每当李先生提出视频或见面,总被各种理由推脱。更可疑的是,这半年里,“女友”已多次以“家人生病”“投资赚钱”等理由暗示他转账。

这些典型诈骗特征让张康高度警惕,立刻行动起来:一边和同事递上温水安抚李先生,示意他先冷静;另一边,同事迅速核查收款账户信息。结果显示,该账户状态异常,登记的收款人信息与李先生描述的“女友”身份完全不符,明显有欺诈嫌疑。

在工作人员拿着证据耐心劝说下,李先生终于从“情急”中醒悟——半年来网络那头嘘寒问暖的“贴心女友”,不过是觊觎他积蓄的骗子。10500元血汗钱,在银行工作人员的“火眼金睛”下得以保全。

“婚恋、交友类”诈骗是当前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之一。不法分子往往在网络上伪装成温柔体贴的理想伴侣,通过长时间聊天培养感情获取信任,一旦时机成熟,便会编造“突发重病”“投资失败”“家人出事”等紧急情况,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单身、离异等群体尤其容易成为目标。在此提醒,网络交友需谨慎,虚拟世界难辨真。在涉及钱财问题时,不要轻信网络交友对象的任何说辞。

本报记者 荣志晴 通讯员 宋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