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思维碰撞,成长蓄势!杭州上城这场青年理论宣讲训练营掀起青春热潮

时间: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姜赟 通讯员 李佳 文/摄

激活理论源泉,唱响宣讲“新声”。5月23日,杭州市上城区“红巷新声”8090和00后宣讲员训练营在西子湖畔“启航”,50余名骨干青年宣讲员踏上了一场充满惊喜与收获的研学之旅,探寻唱响新时代理论宣讲的“奇妙密码”。

活动现场

上城区“红巷新声”8090和00后宣讲员训练营

上城区“红巷新声”8090和00后宣讲员训练营

上城区“红巷新声”8090和00后宣讲员训练营

上城区“红巷新声”8090和00后宣讲员训练营

上城区“红巷新声”8090和00后宣讲员训练营

研学探秘

寻找宣讲“活教材”

训练营在西子湖畔的湖滨街道开营,作为杭州的城市客厅、上城区的“重要窗口”,它见证着新时代理论宣讲的青春脉动,也为青年宣讲员们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

研学的第一站,青年宣讲员们走进浙江展览馆,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主题展厅驻足,动态数字沙盘便吸引了众人目光。沙盘上,浙江乡村的绿色生态带、金色产业带与蓝色水系相互交织,展示着“千万工程”从蓝图到现实的历程;安吉余村从“矿山经济”到“绿水青山”的生态转型;淳安下姜村在政策引领下的脱贫致富故事,都在沙盘上一一呈现。

大屏上,老年人的智能手环数据实时跳动,电动车充电桩使用热力图清晰可见……很难想象这是建于1984年的老小区。青年宣讲员走进西湖区翠苑社区,感受翠苑一区“民呼我为”生动实践。

社区里32本居民手写的《民情日记》格外醒目,泛黄的纸上,记录着加装电梯、停车位改造等238件民生实事的协商历程,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努力。这个曾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称号的老旧小区,如今正焕发着基层治理新活力。

不少青年宣讲员表示,“八八战略”就在身边,宣讲素材的“富矿”就藏在眼前,用“小切口”也能讲好“大主题”。

导师授课

提升宣讲“武艺”

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让理论宣讲走“新”又入“心”?

浙江农林大学“同伴”语言艺术工作室负责人、浙江省“共同富裕”宣讲团成员严景城,围绕理论宣讲文稿创作技巧、舞台表现技巧,结合实战指导经验和优秀作品分析,展开深入探讨,助力提升理论宣讲能力。

同样,浙江省理论宣讲成绩突出个人汪晓俊,通过多个实战案例,展示了创新表达形式和传播手段如何赋能宣讲效果。他表示,好的宣讲既不能缺失理论的理性,又得饱含情感和叙事的感性。汪晓俊结合宣讲经验,生动展示了深奥的科学理论也能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

授课现场,导师们金句频出,“要实现叫好又叫座,就得学会说‘大众话’,运用‘新话语’和‘活讲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包大为表示:杭州市上城区打造“红巷新声”理论宣讲品牌,积极开展8090和00后宣讲训练营,注重理论学习与宣讲实操并重,让宣讲员在实践中感悟理论之源,这将进一步锻造‘懂理论、懂群众、会宣讲’的宣讲队伍建设,不断助推党的创新理论扎根基层。

舞台亮剑

实战淬炼 “宣讲力”

为提升8090和00后理论宣讲员队伍的综合能力,在观摩调研、导师授课、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活动还进行了展示试讲环节。宣讲员将AR技术、数智沙盘、即兴戏剧融入理论宣讲,“理论+艺术+科技”的融合传播模式让理论“声”入人心。

其中,宣讲员任钰洁带领的生态主题宣讲组格外引人注目,他们通过水质检测实验、碳足迹计算器等方法,生动展示了城市水环境治理成效,得到现场专家组的充分肯定。来自哥伦比亚的外籍宣讲员丽娜,作为在杭发展多年的国际友人,深情表达了对杭州“第二故乡”的认同,并通过引进咖啡、手工艺品等哥伦比亚特色产品,以实际行动搭建两国友好桥梁。

在上城区,“红巷新声”宣讲团就像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着各行业的优秀青年汇聚而来。上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本次训练营既是理论的溯源之旅,也是打铁练兵,深化“红巷新声”队伍建设的举措,未来全区将构建“季度集训+常态孵化”机制,培养一支专业化、接地气的青年宣讲队伍。

目前,杭州上城区“红巷新声”理论宣讲团已拥有300余名骨干成员,其中“80后、90后”和“00后”宣讲员占比超过95%。每年1000场次的宣讲活动,年均超 20万人次的受众,这群青年宣讲员正用青春之声,在西湖畔谱写着新时代的理论强音,让党的创新理论以年轻人特有的视角和语态“飞入寻常百姓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